【金旅獎】不如海邊吹吹風大小金門三日
水頭聚落:水頭在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,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,是全島最多、最精美。得月樓、金水國小、僑鄉文化展示館等建築,都別具特色金門。金門俗諺「有水頭富,無水頭厝」,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,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,代表著金門人賦予水頭聚落建築的讚譽。聚落裡錯落著傳統閩南古厝與受到海外風情影響的異國洋樓。閩南傳統聚落有:清乾隆時期所興建的黃氏大宗祠、黃濟古厝、頂界「十八支樑」(九棟二落大厝)等。清中葉以後,大量金門僑民匯款回鄉興建的學校(金水學校)、銃樓(得月樓)等設計講究的洋樓;水頭彷彿是歷史建築的展場,也是金門保留最完善的傳統大聚落。
翟山坑道:全長有101公尺、寬約6公尺、高約3.5公尺,水道呈A字形。是民國五十年為了因應戰爭的所需而開挖,全程由人工開鑿,共耗時五年才完成,戰爭期間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,坑內還設置有停靠碼頭。民國87年7月正式開放,循階梯而下,走進翟山坑道幽暗的光線裡,鬼斧神工的軍事傑作就在眼前,迴轉的極大的工程,又被譽為「地下金門」傑作之一。
莒光樓:位在金城鎮西南,下臨莒光湖,背擁豐蓮山餘脈,面浯江溪出海口,外聯建功嶼,佔地兩千餘坪,風景秀麗。遊客登臨頂樓,近可一覽後浦全景、浯江海潮,遠可眺望建功嶼、烈嶼風光及大陸山河。
擎天廳:擎位於於太武山腹,長60公尺、寬18公尺、高11公尺,是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大廳,當時是在山壁上鑿洞,埋入炸藥,然後以人工開挖而成,壁上可見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,壯觀景色渾然天成。戰時金門幾乎將所有防禦設施、作戰據點地下化,再以地下坑道連結,配合軍事需求創造出各種空間,而其延伸廣度幾乎可達本島各地,成為龐大的地下網絡,素有「地下金門」之稱。※預約申請參訪對象:本國國民(以身份證查核)。如無法預約則改為太武山健行。
金門大橋:金門大橋工程跨越金烈水道連接烈嶼鄉(小金門)與大金門,路線長度約5.4公里,其中跨海橋梁長約4.8公里,主橋最大跨徑200公尺,是國內首座已實際完成、且具高風險性以及高技術性的長跨距海上特殊公路橋梁。
華南汽水廠:懷舊故事館結合金門歷史,呈現汽水製程與戰地生活記憶。復古瓶身、風雞文創商品等元素吸引旅客駐足拍照與體驗,為烈嶼小旅行增添懷舊魅力與文化深度。特別安排傳統汽水水DIY,搭配實體物件展示實在收穫滿滿!不禁連連讚嘆製作汽水的過程一點也不簡單,還能看見許多舊時代的廣告十分有趣。
八達樓子:為小金門地標景點,是一座仿城堡式的建築,高約數十丈,樓頂上塑有7位分據四方成備戰姿態,手握手榴彈或機關槍的英勇戰士雕像,這是為了紀念1933年抗日戰爭中,駐守在長城古北口死守隘口,殺敵數百人之後壯烈犧牲,成功完成任務的7位勇士而建。
國境之西_沙溪堡:位於小金門西南端的青岐村外岬角上,由花崗片麻岩及花崗岩混合而成,質地相當堅硬,鳥瞰的視野像極了鳥嘴,因此又稱為「鳳嘴」。由於沙溪堡的位置特殊,可眺望近期開放的大膽島,以及二膽、廈門等地,在軍事地位上肩負重責大任,如今隨著撤軍後,營區經過重新整建活化後,則意外成為熱門的私房攝影點。
湖井頭戰史館:座落於烈嶼西北角最前端,一九八九年落成。戰史館除了展示戰史資料外,還有觀測站和播音站。館內戰史資料,以記錄小金門戰況為主題,觀測站架有高倍望遠鏡,播音站以音樂和喊話,展開對大陸的心戰和政治號召。
慈湖三角堡: 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,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,在戰時可防止敵人更進一步。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,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。在三個角上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,堡上也設有哨站,是一座堅固的堡壘。隨著兩岸戰事逐漸平息,三角堡便轉而成為觀光旅遊與自然生態保育的文化地景。春末夏初時,三角堡旁盛開的待宵花吸引許多蜂蝶及夏候鳥-栗喉蜂虎前來覓食,拼湊出春夏繽紛的色彩。
陳景蘭洋樓 :1921年由陳景蘭先生創建。1949年後為部隊徵用,改稱「官兵休假中心」,連同前方庭園稱「金湯公園」,陳景蘭洋樓為金門規模最大之洋樓,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與再利用之價值。
昇恒昌免稅店:前往全亞洲最大的免稅店金門,集合購物、視聽與文化的多元娛樂享受,包括擁有國際一線品牌、亞洲最大的免稅店和金門占地最大的時尚百貨商場、首座國賓影城。
獅山砲陣地: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,又名為震東坑道,取「威震金東」的意涵。坑道全長508公尺,平均高度達4.6公尺、寬3.6公尺,相當寬敞。坑道於2011年轉化觀光使用,開放參觀內部戰備室、庫房、砲彈室、砲堡,牆面上刻有精神喊話與軍訓標語,保存了完整的陣地設施,尤其是823砲戰期間立下戰功的8吋榴砲,射程達17公里,威力巨大,可見當時戰況之猛烈。
陽翟老街: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,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,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。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,有電影院、撞球室、澡堂、理髮廳等,但隨著軍隊撤軍,陽翟老街逐漸沒落。沙美摩洛哥(網美打卡景點):曾經是金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,很多地方都是停留在2、30年前的風貌,也因此有了小摩洛哥的稱號,想
要拍出狂野的異地風格照片,就來沙美老街吧!
建功嶼: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,面積約500平方公尺,又名董嶼、珠嶼、鰲嶼,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,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,「建功砥柱」因此得名。潮退時,除了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外,還能走過原本在海中的石板道登上建功嶼,因此又被稱作金門版的摩西分海。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望著故鄉福建南安,與石板道兩側高大的「牡蠣人」裝置藝術,都是遊客鏡頭下熱門的景色! ※備註:遊覽建功嶼需視每日潮汐時間為主,行程會做調動。如無法看到分"合"海敬請見諒.這純屬大自然現象。
金門酒廠:金門高粱酒使用金門特產的『旱地高粱』,加上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,利用傳統古法釀造出香、醇、甘、冽的高粱酒,風味獨特享譽國際。高粱酒代表著金門的歷史焠鍊,一直是金門最著名的產品。
★行程謹供參考,實際行程將配合班機時間以及天候狀況略作調整—敬請見諒
聯絡電話:02-2721-2166
傳真:02-2721-2190
服務時段:星期一至星期五 09:00-18:00
電子信箱:service@gouni.com.tw
聯絡地址:台灣台北市104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73號11樓
建議使用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最新版本瀏覽 隱私權政策